您當前位置:良品樂購 >> 中國十大敲擊樂器品牌 >> 敲擊樂器資訊 >>敲擊樂器小常識:碰鈴

敲擊樂器小常識:碰鈴

發布時間:2018/2/26 15:47:54信息來源:互聯網 人氣點擊:次 推薦等級

  碰鈴,古代稱星、鈴鈸。滿、蒙古、藏、納西、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。藏語稱丁夏。因流傳地區的不同,在民間又有碰鐘、雙星、撞鈴、雙磬、聲聲、水水等名稱,陜西則稱甩子,也有簡稱為鈴的。流行于全國各地。歷史悠久,南北朝時(386年—589年)已在我國流傳。在敦煌千佛洞的北魏(386年—556年) 壁畫中繪有擊星俑,在北魏云崗石窟和司馬金龍墓門石雕中也有演奏碰鈴的伎樂人形象。唐代貞元年間 (785年—804年)驃國(今緬甸)來我國獻樂,稱其為鈴鈸。

  碰鈴,碰奏體鳴樂器。廣泛用于中國歌舞、戲曲音樂伴奏及民間器樂合奏中碰鈴的打擊樂器。用響銅或黃銅制做。其形如一對杯狀小鐘,一付兩個,用繩穿連,互相撞而發音,無固定音高。常用于器樂合奏及戲曲伴奏中,為節奏樂器。直徑約5.5厘米,高約4.5厘米,鈴底有孔系繩穿連,兩只互擊發音,亦有單鈴置于棍端,用金屬簽擊奏,其音色清脆悅耳,是我國互擊體鳴樂器中具有特殊韻味的色彩性和節奏性樂器。響銅制的鈴延音悠長,黃銅制的鈴延音較短。

  鈴,最早約于南北朝(420~589)時已流行,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“六朝擊星俑”,敦煌北魏壁畫也繪有此樂器,后傳至內地,為民間管弦樂隊中增加音響色彩的伴奏樂器。

  演奏時,兩手各執一鈴,鈴口朝上仰舉于胸前,互相碰擊而振動發音,有時也用單棰擊奏。碰鈴雖無固定音高,但聲音穿透力強,音響清越,音色優美動聽,常配合幽雅、抒情的曲調演奏。多用于江南絲竹、廣東音樂、十番鑼鼓、浙東吹打、福建南音、閩南十音、遼南鼓吹、山東鼓吹、西安鼓樂等民間器樂合奏,京劇、河北梆子、晉劇、川劇、評劇等地方戲曲和歌舞伴奏。在京劇文場樂隊中,碰鈴用于青衣唱的反二黃里,常在唱腔中隨板作節奏,在過門里隨鼓打花點。它常與小木魚配合用于合奏或伴奏。碰鈴在藏族地區用于堆諧、囊瑪歌舞中,常由女藝人邊唱邊奏。納西族用于道教洞經音樂。

- END -

資訊編輯:良品樂購(www.ceritaseksterbaru.com

良品樂購是匯集中國著名企業品牌口碑的官方網站,為用戶提供企業品牌口碑,中國企業品牌口碑的最新資訊,讓您及時了解中國企業品牌口碑,著名企業口碑品牌的最新信息,良品樂購是最新企業品牌口碑的展示平臺。歡迎轉載分享本文“敲擊樂器小常識:碰鈴”,轉載時請保留文章版權來源網址:http://www.ceritaseksterbaru.com/qjyq/View18587850.html

延伸閱讀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HAO-KOUBEI.COM Corporattion,All Right Reserved ICP證號: 粵ICP備17016634號 未經良品樂購授權禁止轉載、復制或建立鏡像 網站地圖 | 聯系我們
图片专区pr社精品图片,草草在线精品视频98,99热这里只有精品网址搜索,制服校园1v1繁晓下载,一色屋精品网站免费永久观看,2019最新国产理论